
讲座现场
9月24日,孙越崎学院、未来技术学院“越崎讲堂”迎来江苏省“青蓝工程”高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伍小杰教授,他以“电气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杂谈”为题,为两院学生带来一场兼具学科深度与成长指引的专题报告。
讲座伊始,伍小杰教授以电气工程学科发展为切入点,系统梳理该学科在矿山电力传动等传统领域的历史成就,重点解析能源革命背景下向智能配电网、新能源发电等方向的转型路径。他结合新型电力系统“双高”“三多”的核心特点,深入阐释学科与能源领域发展的内在关联,帮助学生厘清学科演进逻辑,准确把握能源行业的现状、挑战及人才需求导向。
围绕“电气工程学科如何适配能源革命与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这一核心问题,伍小杰教授进一步探讨人才培养的升级路径,强调创新能力等关键素养的培育重点。他寄语学子:“要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能源革命大局,以国际化视野砥砺成长,为2035年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建设目标贡献力量。”
在互动交流环节,伍小杰教授结合自身学术与育人经历分享感悟,针对学生关心的学科学习与未来职业发展给出具体建议。他指出,扎实掌握基础课程是核心,需以探究式、深度学习方法吃透知识原理;要主动关注学科交叉融合趋势,适配新型电力系统对复合型知识的需求;更要以长远视角规划大学生涯,从提升表达与思维能力,到涵养品德与兴趣,逐步实现从“职业谋生”到“事业担当”的成长跨越。
本次讲座为学生搭建起“学科前沿认知—成长实践指引”的桥梁。学生们表示,伍小杰教授的报告不仅帮助学生们明晰电气工程学科的历史贡献与未来机遇,深化对“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挑战的理解,更助力其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树立“个人发展与国家能源战略同频共振”的职业理想,为成长为创新型高技术人才注入动力。
新闻来源: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
一审一校:曹潇月
二审二校:赵 帆
三审三校:吴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