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2日-10月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全国总决赛在郑州大学举行,孙越崎学院本科生杨涛团队(指导教师:乔金鹏、吴从新、段晨龙)参赛项目《刚柔并济——矿产资源深度筛分装备领跑者》荣获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全国铜奖。

一直以来,学院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作为教育教学改革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在竞赛中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为积极备战本届大赛,学院于2024年即启动备赛工作。依托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以导师制、项目制为支撑,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抓手,重点挖掘并培育参赛项目。自2025年3月大赛启动以来,在教务部指导下,学院进一步建立保障机制、聚焦关键环节,为指导教师及参赛团队提供全方位支持,对各参赛项目开展系统化打磨与培育。

项目三年实施过程中,孙越崎学院人才培育模式发挥了关键孵化作用。团队核心成员均来自孙越崎学院,以矿业工程为核心,融合环境、安全、机械、金融、材料等多学科,依托学院“个性化”跨学科培养模式,实现成员知识互补,形成强大协同创新能力。其次,学院“导师制”与“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早进团队”的科研前移机制协同发力,让学生在项目立项及推进过程中,不仅获得炼焦煤资源绿色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等6个科研平台的支持,还能依托导师团队获得从技术攻坚、方案优化到赛事备赛的全流程精准指导,为项目高质量推进筑牢了核心智力基础。同时,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更为团队成员提供了丰富的海外学习交流机会:杨涛作为“未来能源领袖”世界能源大学联盟夏令营优秀学员,目前正在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交换学习;王舒洋在曼彻斯特大学、刘博睿赴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参加短期学习,这些经历不仅助力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也为项目技术装备海外营销提供了专业咨询与客户引荐机会。

杨涛表示:“此次获奖是对团队成员不懈努力的充分认可,更成为激励大家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比赛中,优秀参赛团队的精彩表现和拼搏精神让我们深受感染。这场大赛不仅是一次竞技比拼,更是一次成长历练,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在创新领域持续探索、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据悉,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由教育部等10个部门及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郑州大学与郑州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本届大赛共吸引全球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高校的619万个项目报名参赛,累计参赛人次达2443万。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有4720个项目入围总决赛。
此前,在“建行杯”2025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孙越崎学院学子已表现出色,3支本科生团队分别斩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新闻链接:https://syq.cumt.edu.cn/info/1002/4423.htm)。
新闻来源: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
一审一校:赵 帆
二审二校:阮 征
三审三校:吴从新